笑面夜叉的成语故事

拼音xiào miàn yè chā
基本解释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出处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笑面夜叉的典故
宋朝时期,蔡卞等人广植党羽、朋比为奸,朝野上下都是他们的党羽。陈次升对此非常愤慨,多次给宋哲宗上书弹劾他,他在《弹蔡京第三状》中写道:“蔡京过分挑剔别人的缺点,恶意中伤大臣。蔡卞是笑面夜叉,他们的劣迹目不忍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笑面夜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手遮天 | 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倒果为因 |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
假公济私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
颐指气使 | 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
颠沛流离 |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
疑邻盗斧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
寿元无量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
鸿儒硕学 |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
拔茅连茹 | 《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