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天知命的成语故事

拼音wèi tiān zhī mìng
基本解释畏:敬服;天:上天;命:命运。指顺从天意,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
畏天知命的典故
新朝末年,冯异投靠刘秀,他十分谦恭,被称为“大树将军”。后任孟津将军,率军与30万大军的舞阳王李轶对峙,他给李轶写信,希望他畏天知命,离开更始帝而投奔刘秀,这样可以转危为安。李轶放弃了抵抗,刘秀称冯异一纸抵万兵。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畏天知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快马加鞭 |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
浪费笔墨 | 老舍《多鼠斋杂谈》:“他便也只会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攻击别人,且自鸣得意。”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笃近举远 |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视微知着 | |
以身试法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
倒悬之危 | 《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
悬崖勒马 |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
以弱制强 |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
时至运来 |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