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台募士的成语故事


筑台募士

拼音zhù tái mù shì

基本解释募:招寡。比喻广泛招纳贤士。

出处宋·范仲淹《帝王好尚论》:“汤五聘伊尹,文王躬迎吕望,周公握发吐哺以待白屋之士,郑武公好贤而诗雅歌之,燕昭王筑台募士而智者归之。”


筑台募士的典故

燕昭王即位后,为报齐国侵犯燕国之仇,“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他专程向贤者郭隗请教,郭隗给他讲千金市马的故事后说:“今王诚欲致仕,先从隗始。”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拜师。后来乐毅、邹衍、剧辛等名士纷纷来投奔。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筑台募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圆颅方趾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精神训》:“故头之圆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自拔来归 《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泥牛入海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响答影随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7卷:“由是论之,罪福报应,犹响答影随,不差毫末。”
高屋建瓴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多多益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鬼烂神焦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