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词语解释
农历[ nóng lì ]
⒈ 中国旧时通用的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英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 夏 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⒉ 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国语辞典
农历[ nóng lì ]
⒈ 我国一种传统历法。以太阳运行的观测为主要依据,月相的观察为附属,观测太阳的定点即为二十四节气。因适用于农事生产的时序,所以称为「农历」,与民国以后所采用的阳历不同。参见「夏历」条。
近夏历
反新历
最近近义词查询:
国民的近义词(guó mín)
做作的近义词(zuò zuò)
清除的近义词(qīng chú)
终止的近义词(zhōng zhǐ)
单位的近义词(dān wèi)
鹑衣百结的近义词(chún yī bǎi jié)
一致的近义词(yī zhì)
当时的近义词(dàng shí)
下降的近义词(xià jiàng)
收拾的近义词(shōu shí)
建议的近义词(jiàn yì)
胜利的近义词(shèng lì)
契合的近义词(qì hé)
黑幕的近义词(hēi mù)
烟土的近义词(yān tǔ)
对象的近义词(duì xiàng)
相同的近义词(xiāng tóng)
教导的近义词(jiào dǎo)
声名的近义词(shēng míng)
做声的近义词(zuò shēng)
苦命的近义词(kǔ mìng)
寒衣的近义词(hán yī)
相会的近义词(xiāng huì)
消极的近义词(xiāo jí)
光鲜的近义词(guāng xiā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