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断
词语解释
公断[ gōng duàn ]
⒈ 秉公判断。
英arbitration;
⒉ 官府判决。
例(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
⒊ 由非当事人仲裁。
例根据几方面报告进行公断。
公断[ gōng duàn ]
⒈ 由第三者进行裁决的行为或实例。
例被联盟中温和的公断结合在一起。
英umpirage;
引证解释
⒈ 秉公判断。
引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如有无端詆毁、勒诈财贿,祗準其禀明上司委员公断,以存 三代 之公。”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祥大嫂子 在数说着 任三嫂 的罪状。她用了很多重复的句子,一直说到 任三嫂 抓回来。她要请族人当了祖宗的面公断。”
⒉ 官府判决。
引《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赎身一事又分两层: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
国语辞典
公断[ gōng duàn ]
⒈ 秉公判断。
引《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就托齐河县替他当堂公断一下,仍以私了结局。」
⒉ 公家判断。
例如:「公事公断」。
最近近义词查询:
调和的近义词(tiáo hé)
抛弃的近义词(pāo qì)
群众的近义词(qún zhòng)
承担的近义词(chéng dān)
给予的近义词(jǐ yǔ)
回信的近义词(huí xìn)
孤寂的近义词(gū jì)
赞美的近义词(zàn měi)
变节的近义词(biàn jié)
力量的近义词(lì liàng)
追忆的近义词(zhuī yì)
成就的近义词(chéng jiù)
能力的近义词(néng lì)
显著的近义词(xiǎn zhù)
回来的近义词(huí lái)
办事的近义词(bàn shì)
声息的近义词(shēng xī)
惩罚的近义词(chéng fá)
全部的近义词(quán bù)
配置的近义词(pèi zhì)
质问的近义词(zhì wèn)
脑袋的近义词(nǎo dài)
除去的近义词(chú qù)
自身的近义词(zì shēn)
都城的近义词(dū ché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