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唐代]: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
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
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虽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蛟龙无定窟,黄鹄摩苍天。
古来达士志,宁受外物牵。顾惟鲁钝姿,岂识悔吝先。
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事迹无固必,幽贞愧双全。
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嗜酒愛風竹,蔔居必林泉。
遭亂到蜀江,卧疴遣所便。誅茅初一畝,廣地方連延。
經營上元始,斷手寶應年。敢謀土木麗,自覺面勢堅。
台亭随高下,敞豁當清川。雖有會心侶,數能同釣船。
幹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蛟龍無定窟,黃鹄摩蒼天。
古來達士志,甯受外物牽。顧惟魯鈍姿,豈識悔吝先。
偶攜老妻去,慘澹淩風煙。事迹無固必,幽貞愧雙全。
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纏。霜骨不甚長,永為鄰裡憐。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
明代:
王渐逵
半空楼阁肃虚清,浑象冲融灏气明。永夜银河低自照,中天朱鸟静相擎。
祥风浣浣仙灵近,湘簟潇潇慧思生。此意未应传下界,晓来悽对万家城。
半空樓閣肅虛清,渾象沖融灏氣明。永夜銀河低自照,中天朱鳥靜相擎。
祥風浣浣仙靈近,湘簟潇潇慧思生。此意未應傳下界,曉來悽對萬家城。
清代:
徐釚
隔岁东风,预欺旅鬓添华发。屠苏传遍,守兰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红闺早掩,诉灯花、向伊难说。除非好梦,归去相寻,不教閒杀。
隔歲東風,預欺旅鬓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
唐代:
赵嘏
莫向花前泣酒杯,谪仙依旧是仙才。
犹堪与世为祥瑞,曾到蓬山顶上来。
莫向花前泣酒杯,谪仙依舊是仙才。
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宋代:
释绍昙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美如西子離金阙,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宋代:
辛弃疾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又怕个、江南花落。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何时唱,从军乐。归欤已赋居岩壑。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都不恋、黑头黄阁。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金盏大,为君酌。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幹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欤已賦居岩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觞成底事,慶康甯、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