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
[清代]:顾炎武
北风十二月,游子向吴兴。榜人问何之,不言但沾膺。
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茔域。高堂有母儿一人,负米百里伤哉贫。
此来海虞两月日,裁得白金可半镒。归来入门不暇餐,直走山下求兄棺。
湖中雪满七十峰,江山对君凝愁容。冬尽月向晦,慈亲倚门待。
果见兄骨归,心悲又以喜。如君节行真古人,一门内外唯孤身。
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岖州里良苦辛。君向余太息,此事不足言。
遥望天寿山,犹在浮云间。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
神州已陆沉,菽水难为计。岂无季孙粟,义不当人惠。
世无汉高帝,饿杀韩王孙。宁受少年侮,不感漂母恩。
时人未识男儿面,如君安得长贫贱。读书万卷佐帝王,传檄一纸定四方。
拜埽十八陵,还归奉高堂。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唯有袁安雪。
北風十二月,遊子向吳興。榜人問何之,不言但沾膺。
三年幹戈暗鄉國,有兄不得歸茔域。高堂有母兒一人,負米百裡傷哉貧。
此來海虞兩月日,裁得白金可半镒。歸來入門不暇餐,直走山下求兄棺。
湖中雪滿七十峰,江山對君凝愁容。冬盡月向晦,慈親倚門待。
果見兄骨歸,心悲又以喜。如君節行真古人,一門内外唯孤身。
出營甘旨入奉母,崎岖州裡良苦辛。君向餘太息,此事不足言。
遙望天壽山,猶在浮雲間。長歎未及往,塵沙沒中原。
神州已陸沉,菽水難為計。豈無季孫粟,義不當人惠。
世無漢高帝,餓殺韓王孫。甯受少年侮,不感漂母恩。
時人未識男兒面,如君安得長貧賤。讀書萬卷佐帝王,傳檄一紙定四方。
拜埽十八陵,還歸奉高堂。窮冬積陰天地閉,知君唯有袁安雪。
唐代·顾炎武的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 顾炎武的诗(280篇) 〕
清代:
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来共鸥语。茶梦圆否。欲圆又破,梁间燕儿絮。
小园一亩。梧竹影里,窥见河鼓。风叶掀舞。小荷堕粉,徘徊不能去。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
小園一畝。梧竹影裡,窺見河鼓。風葉掀舞。小荷堕粉,徘徊不能去。
:
吴德功
晓起登山陇,优游缓步行。日从峰隙漏,风自涧中生。
岚气千层润,岩泉一片清。纵观沧海外,帆影眼前呈。
曉起登山隴,優遊緩步行。日從峰隙漏,風自澗中生。
岚氣千層潤,岩泉一片清。縱觀滄海外,帆影眼前呈。
明代:
李孙宸
从子吾家彦,气骨负高奇。少小同铅椠,古道相与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随。两雏赖教植,余亦借箴规。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椠,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随。兩雛賴教植,餘亦借箴規。
明代:
王泽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开。松声一枕落,茅屋万山堆。
愁岂扫能去,春还迟不来。思亲今夜梦,已近半程回。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開。松聲一枕落,茅屋萬山堆。
愁豈掃能去,春還遲不來。思親今夜夢,已近半程回。
元代:
吴当
忆昔升堂日,诸生授简时。遗经周礼乐,野服汉威仪。
一自趋丹凤,微班侍玉螭。风尘惊岁阔,猿鹤怨归迟。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周禮樂,野服漢威儀。
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