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九
[明代]:祝允明
疏单勿复道,幸抱此高襟。妙鉴既弘照,大车亦雄任。
如何覆载洪,行迹复淹沉。孤征即长道,缠绵荆莽侵。
焉能不局蹐,日月坐以深。
疏單勿複道,幸抱此高襟。妙鑒既弘照,大車亦雄任。
如何覆載洪,行迹複淹沉。孤征即長道,纏綿荊莽侵。
焉能不局蹐,日月坐以深。
唐代·祝允明的简介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 祝允明的诗(444篇) 〕
明代:
于慎行
如何尘外侣,亦受世间名。佛果修无漏,官阶号不更。
紫衣宫锦制,丹诰法音迎。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号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诰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闾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岭下好停车,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苋尝来偏有味,鹪鹩随处可为家。
梦中云树迷千里,壁上烟岚识九华。最喜僧雏能解事,殷勤频献奥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苋嘗來偏有味,鹪鹩随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岚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明代:
梁以壮
飘然随所适,不必感行藏。舞袖华于婕,眠花姓是庄。
阑干朝雨后,山径昼风长。莫与游蜂伍,纤毫毒易伤。
飄然随所适,不必感行藏。舞袖華于婕,眠花姓是莊。
闌幹朝雨後,山徑晝風長。莫與遊蜂伍,纖毫毒易傷。